前身是聖約翰書院的新加坡美術館 新加坡百勝(Bras Basah) 2015.01.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在濱海灣西北側的行政區,是英國殖民時期在新加坡的殖民統治中心。這裡蘊含了新加坡豐富的歷史、建築、文化資產,許多古老的建築是當代新加坡的起始點,也見證了新加坡從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的歷史變遷,區內也有許多博物館,收藏展示新加坡乃至東南亞的豐富文化。2015年1月的新加坡旅行,看完了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的民族文化區,在旅程的第四天早上,就來到以政府大廈地鐵站為中心的行政區,從政府大廈地鐵站出發,來趟新加坡歷史、文化滿喫之旅。
原本計畫今天要先去贊美廣場看看,之後前往同樣位在此區的新加坡管理大學(SMU)與朋友碰面,之後再開始逛行政區和博物館。但是從政府大廈地鐵站出來後,由於轉錯了彎,赫然走到了位在Hill Street和Coleman Street交叉口的新加坡中央消防局。這棟消防局是新加坡現存最久的消防局,建於1905年。雖然裡頭僅有十分基本的配置,但是在當時的新加坡已經是非常進步的裝備了。現今建築樣式典雅的消防局依舊在使用中,也開放團體參觀,裡頭還設有民防及消防博物館Civil Defence Heritage Gallery,展示許多消防設備和消防歷史與知識。
之後沿著Hill Street走,就看到路邊的贊美廣場,The CHIJMES。
這座外觀看起來是一座教堂的贊美廣場,其實是修道院和周遭的建築群的統稱。來自法國的修女們在1854年從檳城轉移到新加坡,建立了修道院和學校。修道院的全名是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簡稱CHIJ,也是今天贊美廣場英文名的由來。最初的修道院教堂比較簡陋,但是直到1904年這座哥德式的建築才取代了之前的教堂。由於保存良好,在2002年還獲得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區最佳文化遺產保存獎。
米白色的哥德式教堂雖然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但是外觀依舊維持的非常良好,而且四周也還在持續進行整修的工程。不得不再說一次新加坡對於就建築的保存真的是非常厲害。而後方可以看到有著玻璃帷幕的灰色大樓,就是新加坡管理大學的行政大樓。
原先修道院教堂在1983年底之後就不再有宗教活動,現今這裏改做為多功能的贊美禮堂,CHIJMES HALL,是用來作為婚禮、表演、音樂會的場地。不過拜訪的時候剛好沒有活動舉行,華麗挑高的大廳內水晶燈依舊輝煌,氣勢十足。當天下午逛完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準備前往濱海灣之時又經過這裡,剛好開放,因此就進去看看,在水晶燈的照耀下,空間色調十分溫暖舒適,光線透過彩繪玻璃窗照射進來,十分美麗。
除了高聳的教堂本身外,其餘的建築群則是叫做Caldwell House。這些建築群建於1840年,和舊國會大廈同樣出於建築師George Coleman之手,他們原本是修道院修女開辦的學校。現在走在庭院的紅磚走道上,古典的建築映著成蔭的綠樹,令人著迷。
現今這些教堂和周邊的建築物已經被新加坡知名的集團改建成為集合餐廳、酒吧、藝廊、賣店等。雖然一早四周除了施工的工人之外都沒什麼人影,整體的感覺就是一股淡淡的寧靜與悠閒,但是到了晚上就會搖身一變,成為上班族下班後喝酒、用餐、休閒娛樂的場所,可說是越晚越熱鬧。
匆匆逛完贊美廣場,接下來就到SMU和朋友見面,走走逛逛、在學生餐廳吃午餐後,朋友先行回家,而我就來到了正對著SMU李嘉誠圖書館,一棟頗為古色古香的的建築物,也就是新加坡美術館。這棟新加坡美術館,前身是聖約瑟書院,Saint Joseph's Institution。這座書院是由法國神父建立的,是新加坡最早的天主教男校之一。原本的建築是用木造的,現在看到的建築則是後來在1867年由另外一位神父建造。經過數次的改建、擴建,這座建築才成為現今的模樣。1988年學校搬遷到新加坡中部的Malcom Road附近,而1996年新加坡政府把這裡重新整修,改建成為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簡稱為SAM,作為新加坡市區的一系列博物館群計畫中的一員,這裡展示了豐富東南亞和新加坡的當代藝術作品。
改建過後的建築已經淡去了學校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藝術風。門口的博物館名鏤空標示還有旁邊一隻躲在紫色雕塑中的獅子,宣示著這是一座屬於新加坡的博物館。在1/21拜訪當時,剛好正值一年一度的新加坡藝術週Singapore Art Week,許多地方都有藝術創作展示,新加坡美術館也屬於其中之一,因此參觀人潮還不少。
SAM常有許多特展,在2015年一月時的展覽分別是Singnature Art Prize 2014 還有Medium At Large。其中Singnature Art Prize是亞太釀酒基金會(Asia Pacific Breweries Foundation)和SAM合作舉辦的視覺藝術大獎雙年獎,今年已經邁入第三屆。這次的展示從亞太地區105件作品中挑選出15件,包括有新加坡、南韓、印尼、台灣、澳洲等等的作品。
本館的展示空間是原本天主教學校的教室敲掉牆壁後改建的,館方在四處都有放上各式的藝術作品,搭配上黃色系的燈光,十分有設計感。
在展廳中很酷的一件作品是來自南韓藝術家的作品,Guardian of the Hole,翻成中文應該是所謂的「洞的守衛者」。在全黑的空間中,一個金屬做的物體,像是一隻大魚的骸骨,上面長出了許多藤蔓或是觸手般的東西,而由於有裝上馬達和齒輪,在黃色的燈光下這隻奇妙的物體就不斷來回擺動。作品的意思大概是說以前的世界是兩個世界,中間是用很多洞連貫,因為洞會自己關起來,因此旁邊會有守衛駐守著讓洞保持開啟。當這些守衛感應到有新的洞口開啟了,他們就會陷入沉睡,身上也會長出許多觸手,觸手上有許多孢子,孢子會散播到各個新的洞口,產生新的守衛者。但是隨著時間過去,世界兩邊的人逐漸忘記彼此,洞口被廢棄,守衛者也走向末日,直到最後一個洞口關起來,兩個世界被徹底隔離。其實這件作品的創作理念十分有趣,而作品本身更是只能用詭異兩個字來形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SAM的網站閱讀這些作品的創作故事。
另外還有一個來自泰國的作品,金色眼淚。這件作品的理念是來自泰國的一個有關於傳統蛋黃點心的故事。用許多金色眼淚珠構成的圓球形懸掛在半空中,從各種角度看都有不同的圖形和線條,十分有趣。
來自印度的作品。
看完Signature大獎的展覽,步行到走廊,可以看到百年的建築依然保持的很好,好像新的一樣,許多窗戶加上了玻璃,新舊的融合讓古屋有了點時尚感。
另外一邊的展覽是Medium at Large,主要是探討藝術媒介的多元化。裡面有許多作品,從生活中最常見不過的媒介,直到頭髮、子彈殼,當然還有多媒體像是聲音和影像。展覽總共有32件作品,雖然許多真的非常抽象看不太懂,但是看著這些各異其趣的作品,就好像探索一座寶藏一樣,我想也是逛博物館的樂趣吧。
過去學校的中心有一座教堂,現在依舊保留了下來,作為特大型展品的展示處。這時候的裡面的展品是一個巨型螢幕,四周不斷噴著白色煙霧和播放著聲音。空曠的教堂內只有我一個人,挑高的空間內更增加了震撼感和神秘感。
除了以上兩個展覽,SAM還有一個互動藝術的展區。主要是讓藝術接近民眾的生活,學會觀察、發現周遭的事物。最有趣的一個就是HDB LIFE,組屋生活。組屋是新加坡自豪的公共房屋政策成果,全國有八成的居民都住在組屋裡,因此組屋也算是新加坡人最重要的共同記憶之一。這項互動裝置提供大家明信片和貼紙,貼紙有著組屋中常見的物品,像是門口的椅子、春聯、盆栽,而參觀者可以自由創作屬於自己的組屋門面,然後可以插進旁邊的橫欄。當橫欄都被填滿後,儼然就是一棟組屋的外型。在做自己作品的同時也看到了其他人的創作,大家真的都好有創意啊!
走在美術館內,可以不斷看到其他的藝術創作。這個位置是美術館大門正上方的空間,裡頭地上鋪滿了木炭,而一個婦女站在裡面不斷的把木炭敲碎。這也是Singature Prize的展示之一,是來自印尼的得獎作品。
雖然美術館建築看起來不大,但是其實展場很大,之間也有不同的路線可以相通,逛起來也蠻有趣。這是一個懸掛在樓梯空中的巨型網狀結構,投影在牆壁上也十分有設計感。
美術館的門票內還包含了一棟分館,SAM at 8Q,由於就在本館的側面不遠處,因此走完了本館之後就決定來瞧瞧。這個分館的名字8Q來自於它的地點,8 Queen Street,而離本館的步行距離也剛好是88步。這棟建築原本是公教中學小學部的校舍,後來學校搬遷後有短時間屬於教堂所有,後來才被改成SAM的當代藝術分館。
這個分館也有許多定期更換的展覽,拜訪當時的展覽叫做Still Moving,主要展示影像和多媒體在藝術的運用,因此展廳內主要都是各式的相片創作和影像播放。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進來參觀的時候人潮十分稀少,展廳內大部分都只有一兩個觀眾,不過逛起來十分舒適。
接受了視覺藝術的洗禮,該要來點不同的口味了。離開SAM at 8Q,走過地鐵百勝站的地下通道、接到SMU,穿過SMU的校園,就可以看到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潔白的身影聳立。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最早可以追溯到1849年,最初是附屬於萊佛士圖書館及博物館的一部分,經過館藏增加與多次搬遷之後,1887年才來到現今Stamford Road的現址開幕。新的博物館主要是座歷史博物館,也有馬來半島至婆羅洲一帶豐富的動植物和人類學的收藏。在新加坡獨立之後部分的館藏就送至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博物館,或是印度、馬來西亞的博物館,而這裏就只單純保有新加坡的歷史、文化,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建築是座新古典建築,除了全棟米白色的外牆之外,最大特色就是中央圓頂的50面彩繪玻璃窗。光線從氣派的圓頂照射近一樓的圓形大廳,四周垂直上升撐起圓頂的列柱更稱顯了空間的氣派。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在2004年左右進行了長達三年半大規模的擴建和更新,除了更新了圓頂、整建了主建物後方的分館外,還將博物館後方的福康寧山挖掉了一大部分,用於興建新的大廳和地下空間,也增加了許多展示空間。因此現在來到國家博物館可以看到古典和現代建築奇異的結合,玻璃帷幕和鐵色大柱配上原本米白色的古建築,有著說不出的莫名對比和不協調,也為老建築帶來了一絲時尚感。
而由於2015年適逢新加坡獨立50週年,許多博物館都在進行大規模的翻新,國家博物館也再進行大規模的調動,主建築中兩個最主要的展覽廳,新加坡生活廳和新加坡歷史廳都封閉進行整修,整棟博物館只有正館一樓一個小型關於城市文化多樣性的免費展覽,和另外一個介紹新加坡歷史的Singapura:700 Years的主題展覽。
這個展覽將新加坡的歷史分成四個部分,分別六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的新加坡的考古遺跡(Archaeology in Singapore),介紹展示了新加坡許多考古結果和出土文物,介紹新加坡最古代的歷史還有與外界交流的證據;第二部份是古代新加坡(Ancient Singapore 1300-1818),大致上描述所謂蘇門答臘王子發現新加坡的神話故事,還有蘇丹統治時期的新加坡,以及當時興盛的海洋貿易;第三部份是殖民時代(Colonial Singapore 1819-1942),呈現了自從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對新加坡做出的一連串區域規劃、貿易策略,還有當時個民族的生活。第四部分是昭南島時代(Syonan-To 1942-1945),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人從馬來半島長驅直入新加坡,征服後改名為昭南島,一連串的暴行在新加坡歷史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第五部分是邁向獨立(Road to Merdeka 1946-1965),介紹了回歸英國人統治之後,新加坡人邁向獨立的過程,中間還夾雜著共產黨的介入,以及和馬來西亞的糾結關係。最後一個部分則是獨立之後(Independent Singapore 1965-1975),介紹新加坡的建國後進入國際社會的過程,對於內政的努力,也簡單介紹獨立後十年居民生活還有社會文化。其中在第二區中有一塊石頭,這是一塊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在新加坡河口,現今浮爾頓酒店附近發現的大石頭。其最特別之處在於它上面刻有許多有可能是梵文或是爪哇語,但目前卻無人能解的文字。這塊大石頭在發現後,由於他佔據了狹窄的新加坡河河口,因此在河道拓寬的工程中這塊大石被炸成許多碎片,而現在唯一保存至今的就展示在國家博物館,作為探索新加坡神秘歷史的重要線索。
展覽除了一路沿著歷史時間軸詳細的介紹新加坡的歷史發展,還有各個時代人們的生活,不禁再度讓人遙想當年新加坡只是個小漁村,發展到東南亞的中心港口,在獨立之後又高速發展,到今天繁榮的城市樣貌。我想在建國五十週年的今年,這個展覽無疑是為了提醒、教育新加坡國民重新認識自己過去的歷史,也認識新加坡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如何能在許多方面都擁有傑出的表現。在獨立後新加坡的展區,牆上印著新加坡的國家格言還有國歌。這個在學校重要典禮、軍隊和國慶典禮上使用的格言,似乎就道盡了新加坡的成功之道:不論你來自什麼背景、有什麼宗教信仰,只要所有人團結一致、和諧、一起努力,憑著效率和遠見,雖然沒有充足的資源,但依舊建立起繁榮進步的社會。
不論是之前和新加坡朋友們的聊天、網路上的資訊或是在新加坡幾天內到處走走的感受,不禁覺得新加坡人真的很團結很愛國,政府也會不斷強調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在Youtube上可以搜尋到每年八月九號的國慶典禮,有著軍隊展示和表演的影片,濱海灣浮動舞台被熱情的群眾塞得水洩不通,就可以感受到新加坡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精神。在國家博物館走了一圈,看了新加坡七百年來的發展歷程,更加深刻體會到新加坡發展過程中種種的困難和可貴之處,也更能理解新加坡人對自己身為國家一份子的光榮感與驕傲。
抱著一顆充實的心,離開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由於午餐吃的早,肚子有點餓,就照著朋友的推薦到武吉士附近的津津餐室吃點東西,之後就繼續前往濱海灣,尋找魚尾獅的旅程。
(續)
〉贊美廣場 CHIJMES
30 Victoria Street, Singapore 187996
地鐵東西線/南北線政府大廈站(EW13/NS25 City Hall)站下車可抵
〉新加坡美術館 Singapore Art Museum
71 Bras Basah Road, Singapore 189555
地鐵環線百勝站(CC2 Bras Basah)站下車可抵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93 Stamford Road, Singapore 178897
地鐵環線百勝站(CC2 Bras Basah)站下車可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