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悲情城市,繁華山城 新北市瑞芳區 2014.08.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在新北市東北側瑞芳區的九份小城,是早年因為金礦開採而興盛,也因為金礦枯竭而沒落的礦業小鎮。最早的九份只有九戶人家,由於山路遙遠加上交通不便,出門採購變成一項非常辛苦的差事,因此只要有人家要出門買東西,一定都會買九分,九份也因此得到他的名稱。在19世紀末期因為在九份附近找到金礦露頭,這個小鎮一夕爆紅。日本統治的20世紀上半葉30年代,九份的採礦業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九份的繁華也在此達到高峰,晚上燈光絢爛的程度,讓九份有了小上海、小香港的稱號。但隨著礦源枯竭,九份開始沒落,過去繁華的街道人去樓空,徒留荒廢的坑道和廠房,訴說著過往的歷史。直到知名的侯孝賢導演的作品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影展一炮而紅,電影的拍攝地九份總算是再度回到世人的注意之下。
現在的九份,以盤踞山頭的窄小角落、蜿蜒而上的街道階梯、頗有特色的傳統小吃、美麗的山海風光、過往的礦業歷史、帶有的濃濃小鎮風味、懷舊氣息,搖身一變成為台北地區一個遊客必訪景點。從台北出發前往九份,有許多方式。第一種方法是在忠孝復興站搭乘1062路公車,但是最快也是最便宜的方法就是搭火車到瑞芳,再轉公車了。
從台北車站到瑞芳的班次選擇很多,東幹線自強號只要40分鐘左右。而最新上線運轉的普悠瑪號更只要不到30分鐘,十分方便。除此之外,也有莒光號和區間車可以搭,大約需要一個小時車程。
八月十五號這天搭十二點整發車的自強號,十二點四十分就到瑞芳。暑假的東幹線自強號很熱門,全車客滿。
而從瑞芳前往九份的公車,平日就在火車站對面的站牌開車。(假日的時候會往前移至瑞芳分局前面,在車站廣場出來橫向道路的左邊) 公車有很多路,788.1062都可以到達九份,班次很多。
從瑞芳市區開出後,車窗外就是基隆河的河岸風光,山啊、河啊、密集的樓宇啊,都是台灣東北部小鎮的典型印象。
不久道路就開始爬山,不過大約不到15分鐘左右就會看到左手邊美麗的北海岸風光,也代表九份到了。
從公車站旁的觀景台,可以看到九份代表性的美麗山海景色。中間的島嶼是基隆嶼,中間下方的海灣是深澳,突出的半島是八斗子,再左邊一點可以看到和平島和基隆港。如果天氣再好一點應該還可以看到野柳。不過由於位在迎風面的關係,九份的天氣經常不是很好,而且也常下雨。前兩次來九份都碰到下雨,而這次雖然只滴了幾滴雨,但天空依舊陰沈。
而從公車站下車之後沿著山路往前走,在7-11的旁邊就是九份地區最熱鬧的基山街的入口。
基山街是九份最熱鬧的街道。雖然路幅十分狹小,街道也彎彎曲曲、上下起伏的,但是兩旁全是小吃、名產、紀念品店,什麼都有,觀光客川流不息、店家吆喝聲此起彼落,處處充滿著無窮的活力。
而來到九份當然不能錯過當地的各種小吃美食。沿著基山路兩側幾乎都是小吃店和茶館,從傳統的魚丸湯、臭豆腐、草仔粿、紅糟肉圓、滷味,到比較西式現代的泡芙、花生卷冰淇淋都有,琳琅滿目,實在是嚮往美食的人的天堂。漫步在基山路,從這一家吃到那一家,各種應有盡有,就像逛夜市一樣,但是多了一種九份特色的驚喜。
當然不能錯過的就是九份最有名的芋圓。不知何時,芋圓已經成為九份的代表食物,四處可見的芋圓招牌和大排長龍的隊伍,都是其熱門的見證,彷彿沒有吃芋圓就不算來過九份一般。賴阿婆芋圓據說是九份的創始老店,老字號的店鋪也為順應新時代的潮流多了些變化,現在除了最基本的芋圓、地瓜圓之外,還有芝麻圓、山藥圓、綠茶圓等新口味。
可以看到做芋圓的現場。各種口味的原料處理好後,揉成一條一條的,再把它切成一顆一顆下鍋煮,然後就是一顆顆顏色繽紛、口味獨特、有嚼勁的芋圓。淋上甜湯、放入各種豆類、倒上碎冰,實在是炎炎夏日的無敵享受。
除了琳琅滿目的美食,九份的特色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它的氣氛以及它的獨一無二。做為一個曾經繁華又沒落的礦業小鎮,九份現在的活力氣息也許比起當年過之而無不及。九份帶有的是一種獨特的氣息。沿著面向海岸的山坡,是熱鬧的街道、一層一層老舊窄小的房屋、彎曲的街道、數百街的樓梯。街道上擁擠、熱鬧,沿路掛著鮮豔的紅色燈籠,氣氛強烈,但轉個彎卻又是在房舍間一個平靜的角落。在九份,遊人們感受到的是庶民的熱情活力、以及山城的淳樸和靜謐。
走到基山路的末端,可以看到九份的另外一側,各種顏色的房舍沿著山勢比鄰而建,小路蜿蜒其中,這一側的社區沒有前半段的熱鬧喧嘩,而是一種對比的幽靜,彷彿時空靜止在採礦的當年。
雖然現在的九份不再以採礦而興盛,但是當年採礦的繁華依舊有留下一些蛛絲馬跡供人們緬懷昔日。在由三百多個台階構成的豎岐路旁,可以看到一兩處雕像,描繪著礦工搭時的工作景象:帶著安全帽、推著手推車、彎腰在隧道中前進。
而同樣在豎崎路的途中,還有當年九份依舊在淘金的繁盛時期時,所留下來的戲院。當時因為人口眾多,對於娛樂的需求也頗為迫切,因此九份的昇平戲院就在這個背景下建立。在荒廢已久後,近年政府又從新整修這個地方,現在是展示一些當年文物、海報、電影相關器材的小型博物館,當年的室內配置大都留下來,固定的時間還有電影播放,大都是一些老國片,供人遙想當年九份的繁華盛況。想想當年九份夜夜笙歌,華燈初上、人潮洶湧、空氣中瀰漫著繁華的氣息,對照現今重新整修的老戲院,懷舊的氣氛實在濃厚。
戲院外這條都是樓梯的豎崎路,是九份的地標,也是九份最為人知的一個畫面。狹小的樓梯擠滿了觀光客拍下經典的九份:蜿蜒陡峭的樓梯、兩旁僅靠的房舍、懸掛的紅燈籠,如此稍稍雜亂的美感。
據說這些房舍和紅燈籠,是宮崎駿的作品神隱少女中那些掛滿燈籠的樓宇場景的靈感來源。
偶爾一個小小的角落,有古樸的木造牆面、有古老的舊燈,一抹鮮豔的紅、一抹翠綠,都是九份的魅力所在。
每次來九份,總是在四五點的時候就下山,沒有看過九份的夜景,還是期待下次可以看看晚上的模樣。但是九份的夜其實更勝白天。當夜晚降臨的時候,街燈開始點亮、樓宇中透露著光芒、紅色燈籠一顆一顆亮了起來,紅紅的像顆小火球點亮九份的夜空。紅黃兩色的萬家燈火,讓九份璀璨,也讓九份從沈睡的礦業小鎮中甦醒過來,彷彿回到過去小上海、小香港的年代。雖然走在九份基山路上總是被擁擠的觀光客淹沒,但是這裡的確是一個充滿小吃美食、充滿屬於台灣特色、瀰漫懷舊氣氛、值得探訪的礦業山城。
(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