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426

波羅的海的失落沙洲      Kolka 角  2016.06.02

 


2016年夏天波羅的海三國之旅的重頭戲,便是從里加前往拉脫維亞西部地區的公路旅行。隨著波羅的海地區日漸開放、融合進歐盟,三小國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旅遊風氣日盛,但大多數的旅客仍是以三國首都的跳蛙形式旅遊,頂多加上立陶宛的湖心城堡特拉凱、十字架山、沙洲城市Nida,拉脫維亞沙俄時期的美麗建築隆黛爾宮(Rundāles pils)、國家公園錫古爾達(Sigulda),愛沙尼亞的濱海度假勝地帕爾努(Pärnu)、薩馬列島(Saaremaa)和大學城塔爾圖(Tartu),而鮮少進入廣大的波羅的海鄉村。其實三小國的鄉村平靜而秀麗,雖然沒有什麼壯麗景色,也沒有頗負盛名的大景點,但是寂靜的鄉村景色、以及那些點綴平原的小鎮、城堡、國家公園,還是非常值得探訪。特別是三小國大小適中、地廣人稀、公路車少平直好開,首都外的景點大多相隔不近而且大眾運輸相對不便,很適合自駕旅行。

由於弟弟即將在一個月後離開拉脫維亞,因此就趁我拜訪拉脫維亞的時間,找了同樣在拉脫維亞大學交換的泰國、日本和台灣朋友,五個人一起租車,展開兩天一夜的公路旅行。三小國物價相對中西歐親民,租車價格和油價也相對便宜,不過每家租車公司規定不甚相同,有些不租給21歲以下的駕駛、有些對25歲以下的駕駛收取高額的保證金、有些不能開出該國的國境,保險、清潔、油料、租還政策也大相徑庭,租車前務必多加比較注意。由於拉脫維亞郊外旅遊業相對於首都里加不繁忙,弟弟學校的考試也到五月最後一天才正式結束,我們到了出發前一兩天才決定路線和訂車,甚至出發當天中午才在車上訂房,依舊順利安排好一切,簡直就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Untitled 2.001

攤開地圖,拉脫維亞以里加為中心,弟弟和朋友不久前才剛拜訪過東部大城、與白俄相鄰的道加瓦皮爾斯,而西部的景點相對較多、車程較近,因此這趟公路旅行就決定往西走。這片古時候叫做庫爾澤姆(Kurzeme)的地區,人煙稀少,城鎮不多,有茂密的森林田野,也有波羅的海沿岸明媚的風光,特別是在三小國的初夏,清澈的天空,金黃的油菜花田,翠綠的森林,離開里加之後那片寧靜純樸的農村風光,註定了這是一趟隨性輕鬆、很適合在歐遊一年進入尾聲時刻、沈澱心情的公路旅行。

27997478242_c3765b6b0f_o

 

|斯克倫達的蘇聯廢墟 Skrunda-1|

日本朋友對蘇聯時代的廢墟興致勃勃,在網路上搜尋到了這座前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城鎮廢墟。由里加出發、沿著A9公路深入這片古時屬於庫爾蘭公國的土地,在斯克倫達小鎮離開了主要幹道,沿途問了許多次路,才終於來到這座廢墟。廢墟當時似乎有什麼工程在進行中,門口的工人略諳英語,在交換時期學了俄語的弟弟和朋友們,和工人比手畫腳一番、表明來意後便放行讓我們進入。

IMG_8092

如同前蘇聯時代興建的眾多城鎮般,共產政權垮台後歷經二十載,廢棄的城鎮早已是荒煙蔓草。

IMG_8095

在某個類似活動中心的空間內,牆壁上畫著大大的列寧頭像。畫像凝視的雙眼、牆上各式英雄故事的彩繪,彷彿還在娓娓道來那個早已不復存在的時代裡、那些曾經令人稱頌的價值。

IMG_8102

在冷戰時代,前蘇聯在各個加盟國興建了大大小小的城鎮,在作為附庸的拉脫維亞,也不例外。這些城鎮通常都與軍事設施有關,並且用「地名+數字」的代號稱呼。在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加盟國民主化並加入歐盟的二十多年內,這些廢棄的城鎮因為拆除或重建都所費不貲,因此就這樣的被任其荒廢在林間。

IMG_8105

隨意走進了一棟大門敞開的公寓、上了二樓,室內一片凌亂,散落的物品混雜在廢棄物、掉落的水泥油漆堆中,居民彷彿是倉促離去。地板上還散落著1990年代的報紙,經過了二十多年,油墨意外的清晰。

IMG_8113

費了一番力氣登上了公寓的屋頂,鬼城在寧靜的拉脫維亞夏日中更顯著一種古怪。儘管頭頂的藍天白雲提醒著我們自己身處在明媚的拉脫維亞初夏,腦海裡卻不斷閃過車諾比、前蘇聯、老大哥等想像,或許是過往那段歷史太沈重;又或許是詭異的寧靜令人不安,謝過了門口的工人,我們離開了廢墟城鎮,直到窗外的景色重回了田園風光,那一抹陰暗的過去才逐漸退去。

IMG_8123

 

|利耶帕亞 Liepāja|

2016年拉脫維亞旅遊局的宣傳口號是“Best Enjoyed Slowly",這趟公路旅行完全把這精神發揮到極致。由前蘇聯廢墟一路沿著國道A9繼續往西開,沿途走走停停,遇到加油站就停下來逛超市,一路晃到下午三點才抵達今晚的住宿地利耶帕亞。

IMG_8150

作為首都的里加,以極為豐富的建築樣式和新藝術區聞名,身為全國第三大城的利耶帕亞,儘管城市規模不大,人口只有區區七萬,街頭的建築物也頗有看頭。特別是由於地處波羅的海沿岸,這裡的建築受到德國、荷蘭、瑞典的影響更深,沿著老城的大街上保有許多裝飾華麗的建築,從立面的精緻雕刻也可以想像當年的繁華。的確,利耶帕亞有著波羅的海地區第一條電氣化的路面電車、也是拉脫維亞重要的不凍港。走過輝煌當年的歲月,利耶帕亞如今轉型成一個文化藝術聞名的港口城市,街頭上處處可見新藝術建築,港邊的碼頭倉庫今日化身成為高級飯店,每年盛夏還會舉辦盛大的音樂節。

RNI-Films-IMG-6B1F2EDE-8F7C-442D-B7EF-14C888C838DA

IMG_8162

IMG_8163

IMG_8170

沿著波羅的海西岸的一眾拉脫維亞城市都有著美麗的沙灘,利耶帕亞也不例外。高緯度夏日的白晝很長,傍晚六七點日頭依舊高掛,我們來到城市西緣的沙灘Blue Flag Beach。沙灘上早已聚集了許多看海吹風的市民,空氣中充滿了歡笑、隱隱約約的還有酒吧播放的音樂聲,好不輕鬆寫意。

IMG_8173

利耶帕亞又叫做風誕生的城市,海面上吹著陣陣的溫暖海風。自從15年秋天來到歐洲,若要扣掉二月中旬英格蘭約克郡斯卡布羅(Scarborough)那錐心刺骨、躲在涼亭下吃著炸魚薯條的一日遊,以及一個月前在葡萄牙南端的度假城市法魯(Faro)被五月份少見的鋒面摧殘的回憶,這大概是我初次見到和煦溫柔、屬於初夏時分的歐洲海灘。

IMG_8185

波瀾不興的波羅的海海水、在夕陽下散發著淡淡的金黃。

IMG_8197

在沙灘上我們聊天說笑、奔跑追逐、踏著浪,哼著歌。大概也想把握著考試結束、交換生活邁入尾聲的每一刻吧。沙灘上有著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輕鬆氣氛,坐在不遠處的空姐一行人,親切愉快的與我們攀談閒聊。

IMG_8211

聊著聊著,等到夕陽終究化作一顆小火球沒入地平線彼端,還沒吃晚餐的我們才驚覺已經晚上十點。

IMG_8220

只是夕陽無限好啊!

RNI-Films-IMG-1258CB31-51DB-41D8-A9CA-440EB85289C0

IMG_8227

 

隔日一早,從利耶帕亞南郊的飯店開始,我們沿著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北上,繼續我們的公路旅行。

IMG_8239

IMG_8251

離開利耶帕亞市區不遠,路上經過的東正教教堂,拉脫維亞語名為Liepājas Sv. Nikolaja pareizticīgo Jūras katedrāle,金色的馬賽克和十字架在豔陽下反射金光。

IMG_8279

 

|Jūrkalne 海岸|

沿著拉脫維亞西海岸的P111道路向北行駛,會經過Jūrkalnes的海灘(Jūrkalnes Stāvkrasts)。這隱身在樹林之後的海灘很特別,由於海水海風的侵蝕,這裡的海岸線正在以每年數公尺的速度不斷地後退,小徑沿途可見崩落的泥壁以及傾倒的松樹枯木。用木頭搭建而成、沿著崩壁向下的階梯,每當崖壁崩落就得宣告廢棄,走在其上小心翼翼的一階階向下,大自然的力量令人嘖嘖稱奇。

IMG_8284

IMG_8296

RNI-Films-IMG-0CC4FDCA-6173-44EC-B302-4DA11F6ECEC5

 

|Ventspils 文茨皮爾斯|

繼續往北行來到小鎮文茨皮爾斯,這是座建城超過七百年,但人口更少、大約只有四萬居民的城鎮。小鎮雖小,但卻有一座嶄新的郵輪碼頭,有固定航線前往瑞典、德國與俄羅斯。與碩大的碼頭相比的,是小巧可愛的城鎮中心。夏日午後的寧靜掩蓋了一切,偶爾才有路人走過。2015-16年遊走了歐洲大大小小的城鎮,看過了德南阿爾卑斯山下一眾宮殿的金碧輝煌、阿罕布拉宮繁複精緻的摩爾幾何雕刻、有如童話般的德北小鎮不來梅、觀光客摩肩差踵的布拉格和維也納,有時候,還是這樣恬靜平淡的小鎮風光深得人心。

RNI-Films-IMG-7A25E980-05EF-4C11-BE69-F313994DA33B

IMG_8340

IMG_8343

直到來到了沙灘,才隱隱約約傳來一絲絲人聲。遠方的低雲逐漸聚集,幸好沒有降下陣雨,海天依舊燦爛、歲月依舊靜好。

IMG_8389

IMG_8390

IMG_8399

 

|Kolka 海角|

公路旅行的最後來到Kolka。這位在里加灣和波羅的海交界的海角,是拉脫維亞的最西北角、隔海便是愛沙尼亞。入口枯木做的樸素地標顯示了我們離首都大約125公里,而斯德哥爾摩也不過300公里遠。在冷戰時代,波羅的海的海岸可是蘇聯與西方陣營敵對的前線,位在兩海交界的海角自然是戒備森嚴的軍事基地。幾十年的與世隔絕讓海角沒有太多的人為破壞,翠綠的松樹林間搖曳的光影,寧靜的讓人屏息。

IMG_8405

RNI-Films-IMG-A7EC8CF2-4467-4D2D-A63C-C6D0CA0A081C

海洋交界的失落沙洲。在每年的春季,地理位置優越的Kolka角,是候鳥遷徙的必經休息站。在初夏時節來訪,三三兩兩的鳥兒們在水面嬉戲、海浪靜悄拍打著沙洲。這片看似平靜的海域,其實浪潮洶湧且淺灘連綿,終年只有四十多天是適合航行,由於船難頻傳,離岸五六公里的地方築有一座燈塔,為往來的船隻指引方向。

IMG_8421

午後暖陽的投射,一切都很美、很美。

IMG_8453

IMG_8465

沿著筆直的公路,我們一路從Kolka角開回里加。沿途的風景快速變換,從森林、海岸、平原,在教堂尖塔被夕陽映照火紅之時分回到里加。相隔四年、同樣的六月初二,我在赤道上的新加坡因為疫情無法自由旅行,這段忘憂的初夏風光,不禁讓人回味無窮。儘管四年前的往事依稀,事過境遷某些詳細資訊已經不可考,當臉書跳出四年前的照片回顧時,兩天一夜公路旅行的許多回憶逐漸湧上心頭,突然有了衝動,翻出當年只寫了一半的文章,心想,完成它吧。願在未來的日子裡,偶爾還可以回想那一年在拉脫維亞之西、初夏波羅的海東岸,明媚雋永的風景。

RNI-Films-IMG-F0C6CBB2-4531-433F-BF7F-DA614AC58BB4

 

附註:寫作的同時查詢了網上資料,廢棄的前蘇聯城鎮現在(2020年)似乎已不再開放進入。

 

(完)

arrow
arrow

    andyh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