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537

初夏的花團錦簇 湖中的紅磚古堡      特拉凱 2016.05.30

 


如果說維爾紐斯是一座綠蔭與教堂的城,她近郊的特拉凱(Trakai),就是湖泊與森林之城。這座位於維爾紐斯以西28公里湖泊區的小鎮,是立陶宛重要的歷史中心。在1569年盧布林條約簽署、立陶宛和波蘭合併成波蘭立陶宛聯邦之前的幾個世紀,特拉凱一直是立陶宛大公國的政治與行政中心。雖然今日的特拉凱更像是一座湖畔風光明媚的小鎮,由於她在立陶宛歷史上的重要性、以及離維爾紐斯近在咫尺的距離,特拉凱成為立陶宛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2016年5月底,前一天從拉脫維亞首府里加南下立陶宛維爾紐斯,流連於歐洲最大的古城之後,隔日一早就從維爾紐斯的巴士站搭車前往特拉凱,短短半小時的車程,車子就從維爾紐斯的大街,進入了風景單一卻清麗脫俗的立陶宛鄉下。

從特拉凱的巴士站下車後,前往湖泊中心地帶的紅磚城堡,還需要步行一小段路,穿過特拉凱的城鎮中心,伴隨著沿途蓊鬱的森林和偶爾可瞥見的湖光。這座小鎮住著的,是一支極為少數的民族,卡萊特人(Karaites)。14世紀末年,立陶宛大公Vytautas遠征金帳汗國,便從黑海畔的克里米亞半島,帶回了這支說著突厥語、信仰著猶太教分支的民族,並主要將他們安置在特拉凱。經過接下來數百年立陶宛政權的紛紛擾擾、波蘭文化的薰陶、17世紀的大屠殺以及瘟疫,Karaites的人數大幅減少,許多家族遠赴他鄉或被同化。現今特拉凱雖然依舊是Karaites的主要聚集地,卻也只剩下不到百位的人口,繼續在此從事農耕與手工藝的生活。為了凸顯這隻少數民族的重要性,在鎮上的博物館,甚至在特拉凱城堡內,都有一個房間專門展示Karaites人的歷史和生活。在特拉凱的小巧美麗的街道兩旁,只要是正門不開在路邊、面向馬路側又開有三扇窗戶(分別獻給上帝、大公和自己)的屋子,非常有可能就是這支Karaites人的居所。

IMG_7382IMG_7401IMG_7403

大約從巴士站步行30分鐘後,特拉凱城堡的紅磚身影就慢慢出現在湖的中央。在波瀾不興的湖水彼岸,紅磚色的古堡少了當年的繁華,卻還是散發一股莊嚴的氣息迎接訪客的到來。只是訪客們已不再是朝覲大公的各國使節與臣民,而是絡繹不絕的遊客。

IMG_7414IMG_7430

特拉凱區域大大小小兩百多座湖泊,是古代冰蝕湖的遺跡。穿越湖水的木橋,兩畔看到的是藍天下、水波不興的湛藍湖水。湖畔的小屋帆船星羅棋布,彼岸的平緩山丘、蓊鬱森林,是波羅的海三小國典型的沃野平疇。雖然不若瑞士德南阿爾卑斯山的壯闊山巒,或是冰島挪威冰河切割侵蝕出的滂礡外貌,倒也有歐洲鄉村一貫寧靜、令人心曠神怡的美。

IMG_7434

進入城堡前,穿著古代騎士盔甲的工作人員,就在門口歡迎遊客的到來。特拉凱的歷史最初可以追溯至1337年條頓騎士團的文獻記載。那年,原本分封在特拉凱一帶的Gediminas大公,應了狼嚎之夢開創維爾紐斯城,他的兒子Kęstutis便繼承了特拉凱,並在特拉凱的舊城堡以東,也就是現今湖泊的中央建立了一座石造城堡。新的特拉凱城堡逐漸發展成立陶宛的權力中心,但城堡歷經大公國內不同貴族勢力的全力鬥爭,以及條頓騎士團的入侵,可說是命運坎坷,時常需要修復。15世紀初年,Kęstutis的兒子,也就是遠征克里米亞的Vytautas終於完成了城堡大部分的工事。1409年,波蘭立陶宛的聯軍戰勝了條頓騎士團,城堡失去了原本軍事防禦的功能,便逐漸轉變成皇室居所。1569年,波蘭立陶宛合併成聯邦國家,立陶宛的政治中心就正式轉移到維爾紐斯、以及波蘭南部的克拉克夫,雖然特拉凱還保留皇室領地的地位,但重要性逐漸下降。16世紀,原本皇室的城堡還一度轉作為監獄,到了17世紀,立陶宛結束了黃金時代,東方的俄羅斯興起,在1654至1667年幾場與俄羅斯的戰爭中,特拉凱城堡被摧毀後便任由其荒廢,從此沒有再整修,直到19世紀才陸續有整修計畫提出。1905年,立陶宛在沙俄的統治之下,沙皇開始以15世紀城堡的建築範本著手維修,雖然經歷兩場世界大戰、沙俄解體、特拉凱被劃入波蘭的範圍、立陶宛一度獨立,最終還是在二戰後由蘇聯進行修復,並在1962年以歷史博物館的角色復活。

IMG_7437IMG_7450IMG_7458

歷史悠久的特拉凱城堡總共分成兩大部分。走進湖畔的城堡大門,會先進入第一層的大廣場,廣場上展示著不少中世紀的刑具,還有穿著古代裝束的騎士們,拿著道具劍在那呦吼廝殺,彷彿回到中世紀城堡最繁華的當年。穿過廣場,跨過戰壕,才會進入城堡的第二層,也是城堡的核心所在。只是內城內部各個房間都已經轉為展示空間,展示關於特拉凱地區、特拉凱城堡以及當年立陶宛與鄰國的涉外關係。不過走在紅磚建築而成的大廳拱廊,昏暗的燈光之下、踩踏在紅磚地面的腳步聲迴盪,不難想像當年城堡內,騎士們商討國家大事,敵軍兵臨城下劍拔弩張之勢。其實不論是造型、或是紅磚外觀,特拉凱城堡與前一年冬天拜訪的波蘭馬爾堡倒有幾分相似。只是馬爾堡的主人,正是的特拉凱城堡抵禦的大敵——條頓騎士團,而那個冬天,在雨霧中前進建築規模更加龐大的馬爾堡,比起在平靜初夏造訪特拉凱,也似乎更多了一點歷史的肅殺與沈重。

IMG_7460

城堡內可以看到許多立陶宛大公國的徽章。騎士手拿雙十字架盾牌、騎著白馬的圖案,是現代立陶宛的國徽,不只飄揚在維爾紐斯各個政府機關上頭,也出現在立陶宛鑄造的歐元硬幣背面。

 

IMG_7462IMG_7465IMG_7477IMG_7527IMG_7493IMG_7471

城堡規模不是很大,大約兩個小時多就可以踏遍。走出城堡的紅磚拱門,正好是中午時分,可以在湖邊的商家找尋餐廳,坐下享受湖景和特拉凱的恬靜。立陶宛的國民美食是餃子,在維爾紐斯的大街上,就有好幾家標榜純正立陶宛菜的餃子餐廳,而在特拉凱也可以找到餃子店,不過卻跟常見用蒸/煮的餃子不甚相同,反而更像是長得像餃子的餡餅。這正是少數民族Karaites的美食,塞滿肉、洋蔥與包心菜的Kibinai。一個餃子大約比一個手掌大一點點,邊緣捏成螺旋狀,餅皮烤的香酥,內餡扎實,配上一杯立陶宛的啤酒,一百分。

DSC_0224

餃子的內餡有不同的口味,牛、雞、豬、羊,還有起司等甜的口味。

DSC_0227

飽餐一頓之後,差不多該返回維爾紐斯了。沿著湖邊的小徑,也可以走回巴士總站。可以很明顯看到湖心城堡的結構,訪客從左邊的棧橋進入湖心小島,左半邊較低矮的建築物圍繞的就是第一層的廣場,右側高聳的是第二層的城堡核心,眺望著周邊的湖水與森林。

IMG_7553

沿著湖畔走,三小國的夏天,很舒服。不少當地居民脫了衣服,就躺在伸入湖心的棧道上,讓陽光擁吻肌膚、或是跳下水裡嬉戲。想必湖水一定很清涼吧!三小國的居民捱過了漫長的冬天,夏天自然是不可多得的美好存在。要不是身上沒有帶著毛巾,也好想跳下去呀!

IMG_7560IMG_7577

走回巴士總站,返回維爾紐斯的巴士不久就緩緩進站。只是半小時的車程,巴士又帶我回到了維爾紐斯的中心。但是特拉凱那寧靜的森林湖水、矗立在湖心的古老城堡,依然深映腦海。我想,我應該會一直記得那個夏天吧!在2016年的五月底,在立陶宛的郊外,走過湖畔陽光灑進的森林,走過木棧橋,走過紅磚拱門之下,回到中古世紀的騎士時代。廣場上穿著鎧甲的騎士揮著利劍決鬥,刀鋒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鏘!鏘!鏘!人群間響起歡呼,但卻不是因為某位英俊而驕傲的騎士獲得比武大賽冠軍的頭銜,而是又一場古裝表演宣告結束。

 

(完)

arrow
arrow

    andyh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