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M_EXPORT_20171106_174358

台灣 金門  2017.10.29

 


對於金門最初的印象是什麼?我忘了。從小我們的地理課本就寫著,台灣地區包括台、澎、金、馬,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金馬兩縣孤懸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我生長在「精省」的時代,要不然可能還知道金門隸屬福建省,而不是台灣省。還有,國語課本曾經有一課以風獅爺為主題,傳說中披著紅袍的獅神,可以保護居民,抵禦島上寒冷的北風。除此之外還有高粱酒。還有貢糖。還有金馬獎。

對了,就是金馬獎。當年兩岸仍在對峙、交通通訊仍不發達的年代,當兵抽到金馬獎就意味著與家人長久分離、前往未知前線的恐懼。但曾幾何時,隨著世紀轉換,兵役制度改變、金馬大量撤軍、兩岸關係和緩,海峽上的交通也頻繁起來了,今日抽到金馬獎的機會大大減少,新訓抽籤時也少見當年以淚洗面的場景。政府推動募兵制之後,四個月役期的役男原本也不再有金馬獎的籤。不過,因政策改變的關係,在新訓期間發現居然有自願前往外島受訓的名額,我也幸運的有機會踏上海峽對岸,那座反共戰爭中號稱不沈戰艦的島嶼金門。

 

01  軍 機

IMG_0640

在這個年代,去金門當兵已經不像當年,要先前往壽山的營區,再到高雄港十三號碼頭坐船,搖晃顛簸十個小時才會到金門。軍機現在擔負起台金運輸的重任,從南部的機場起飛,短短四五十分鐘,就越過了台灣海峽,來到大陸邊上的金門島。軍機的窗戶很小,伴隨著轟轟的機械聲,大家興奮的往窗外搜尋我們即將停留的島嶼蹤跡。隨著飛機降落,機腹緩緩打開,料羅灣的海景被熱氣吹的模糊,迎面而來就是金門強勁的風。以太武山為背景的海灣,沿著跑道邊上畫了一道美麗的弧。機場後方的山壁上用紅漆寫著大大的「軍民同心 建設金門」八字,飄揚的中華民國國旗,還真有來到前線的感覺。

 

02  前 線 

LRM_20171001_123552

俗稱小金門的烈嶼,是中華民國最靠近「祖國河山」的土地,俗稱前線中的前線,一水之隔就是鷺島廈門。烈嶼和金門本島相隔了金烈水道,相傳在古代,烈嶼金門本是一體,南宋末年,小皇帝帝昺為了躲避元兵追擊航行至金門海面,正當前方無路,後方敵軍來襲的緊要關頭,忽然之間山崩地裂,金門島裂成兩半,讓出了一條水道讓皇帝脫險,「裂」嶼因而得名,直到清朝以後才逐漸改稱烈嶼。

我們在島嶼北方山頭的營區,很小,很可愛。久在戰地,營區遍布的金門,軍民關係極為密切,每天早上,村子裡的uncle auntie就會騎著摩托車、載著大把大把的菜直接騎進營區,部隊養的黑狗也會搖著尾巴,好奇的湊上前去,嚴肅的軍事基地也多了點平民的氣息。在初秋時節來到金門,陪著我們操課的是,夕陽餘暉映著大門外黃澄澄的高粱田,傳統閩南式家屋的燕尾緩慢沒入夜色。最令人期待的則是下午的路跑,出了營區,轉個彎,廈門鱗次櫛比的高樓就在水濱,霧氣之中彷彿海市蜃樓,很難想像這平靜無浪、被夕陽染的金黃的海面,就在幾十年前,還是世界上最劍拔弩張的海域之一。沿途荒廢的營區,茂密的樹林,蜿蜒的小徑,都是台灣本島少見的風景。烈嶼雖然地小,但地形頗有起伏,路途中最大的一個上坡拉長了隊伍,汗水浸濕了我們的胸膛,但隨後一路下坡的風,更是求之不得的享受呢。
 

03  戰 地

LRM_20171029_110431

從狹小的洞口往外張望,船隻動靜盡收眼底。在外島,由於防區需求,休假方式和本島軍隊並不一樣。日復一日的軍旅生活,最期待的就是每週末的島休,洞八洞洞一放假,大夥兒就騎上單車探索島上許多未知的角落。隨著兩岸敵對狀態和緩,歷年來多次裁軍,金門許多營區都淹沒在荒煙蔓草當中,有些臨海的據點倒是被保存下來,轉變成體驗戰地文化和了解戰史的展示館。人去樓空的堡壘,牆上依舊畫著大砲的發射程序,計算繁複的射程和角度都還依稀可見,只是大砲不再運作,而堅守崗位的,換成假人了。

但是,戰爭依舊永遠改變了金門,成為一道不會抹滅的風景。軍人來了,軍人走了,我們活在和平的時代,對解說牌上那些可歌可泣的歷史,雖然也稱得上是熟悉,但有著一段無形的距離。畢竟我們不是生長在這座島嶼上的人們。而戰地生活的艱辛與刻苦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1949年來自大江南北的軍民湧入這座九龍江口的島嶼,金門人身邊一夕之間多出了十萬大軍「借住」在家裡,屆齡的男女都要受訓組成守備隊、居民要遵守宵禁規定、燈火管制、出入境管制、海岸線管制;糧食需要配給、村子裡都有防空洞或坑道,當年戰況緊急時甚至將部分居民學生撤至台灣。儘管戰地政務已經解除20年,但是戰爭留給金門什麼?就像往窗外窺看的假人一樣,戰地真的看到一個有希望的未來了嗎?

 

04  閩 南

LRM_EXPORT_20171015_153135

金門古隸泉州,自唐代開發以來,就與福建沿海城鎮關係密切,在台灣已經日漸凋零的閩南傳統習俗,至今也在這座島嶼上十分完整的保存下來。走在金門第一大鎮——金城的街上,蜿蜒的巷弄、朝市的喧囂、斑駁的建築,搖曳的燈籠,可以感受到很不台灣。也許是因為門牌上就寫著金門縣,也許是因為兩旁的屋子和台灣看起來得不太一樣,抑或是路人講話發音咬字略有差異。畢竟金門就挨在大陸邊上,不只少了日本長期統治的經歷,還加上五十載寒暑的戰地歷史,而金門的閩南語承襲泉州同安腔,和台灣閩南語的優勢腔本就不同。這些歷史地緣因素加起來,就構成了金門獨有的文化風采。

 

05  聚 落

LRM_20171008_104912

遊走在金門的巷弄之間,時空彷彿是靜止的。午後斜陽將燕尾映在石牆上,紅磚小徑杳無人煙。因為實施長達三十六個年頭(1956-1992)的戰地政務,金門長期限建,卻意外的讓傳統的閩南式聚落保存至今。在台灣,即便是鄉村地區,傳統的三合院大多已被水泥透天厝取代,許多未拆除的,也都傾圮了。但在金門,傳統閩南建築的燕尾和馬背,依舊驕傲的矗立在大多數的村莊。而不只是建築物的保存,傳統聚落的空間配置,像是村子入口的池塘、居民的宗祠祖廟、寬闊的廟埕,以及自從最早移居的祖先開始,歷代形塑出的風水信仰、民俗慶典和宗族制度都完整的保存下來。

來到金門前,最期待的便是探訪那一座座聚落。騎著單車,穿越大街小巷,彎進無人的巷道,停在彩繪豔麗的廳堂之前,追逐那最樸實最有生命力的瞬間。1995年金門國家公園成立之時,便開始系統性的保存聚落文化,特別是歐厝、珠山、水頭、山后、瓊林、南山、北山七座公認保存最完整的聚落。許多古厝依照繁複的工法重新裝修,改造成時尚品味兼具的民宿或賣店,但最有魅力的還是那些隨著時間老去的色彩。不論是紅磚牆面上鑲著斑駁的藍色門牌,傾圮的樓房長滿青草,塌陷的屋瓦中長出一叢叢白色小花,或是黑色木門上手寫的春聯,和那已銹的銅環。倦鳥歸巢、飛過人家、映著夕陽金黃,不禁令人感慨:

屋主至今安在哉?

 

06  洋 樓

LRM_20171029_122046

金門是中國東南沿海眾多主要僑鄉之一。福建廣東沿海一帶山多平地少,明朝以降人口大量成長、糧食不足的結果,造成東南沿海人口壓力劇增。有體力想掙一口飯吃的,便踏上了出洋的辛苦路,主要便是前往南洋地區。當年下南洋又叫做「落番」,歷史上一共有三波主要的落番潮,1842年鴉片戰爭之後廈門開港、緊接著1860年英法聯軍戰爭簽訂北京條約,華工出洋正式合法化,金門百姓就此開始大量循著金門=廈門=新加坡的路徑,轉往南洋的港口城市乃至世界各地;1912-1929年之間,東南亞各歐洲殖民地經濟大好、商業蓬勃發展,造就另一波出洋高峰;中日八年抗戰,日軍佔領金門,金門人又因為為躲避戰亂、徵丁而遠走他鄉。走過金門的村落,幾乎每戶人家都有親人下南洋。幸運的人們在南洋經商致富後,回過頭來造福鄉里,創造了大量的僑匯,不只整修家廟宗祠,也興建洋樓,把東南亞殖民地色彩濃厚的建築樣式帶進金門。雖說是洋樓,但這些建築物卻不真正採用西方建築樣式,而更像把中國傳統的建築物,套上西方建築元素的外觀裝飾。在金門許多聚落中,都可以看到雙層的洋樓從燕尾馬背中挺立而出,那繁複的門楣裝飾和雕刻,道盡了屋主衣錦還鄉、光耀門楣的驕傲。只是,誰又能體會下南洋的滿腹心酸血淚啊。

 

07  坑 道

LRM_20171029_111310

金門是「自由中國」反共抗俄的不沉戰艦,從大一點的格局來看,也是冷戰時代東西方陣營對抗的前線。50年的戰地歷史在這座島嶼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營區、堡壘、坑道,民國政府更曾在這島上部署三十萬大軍,意圖收復祖國的錦繡河山。坑道在當年不只有提供軍民躲避敵軍攻擊、養精蓄銳的功用,也有身負補給、運輸的重任,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島嶼西南的翟山坑道。在823炮戰之後,國軍為了提供小艇掩蔽以及建立船隻補給基地而鑿穿堅硬的花崗岩,透過與外界水域的相連,只要一漲潮,船隻就可以穿過隱藏的洞窟悄悄進入坑道停泊。走在坑道裡,牆上斑駁的數字標示著當年一艘艘小艇的停靠位置;斧鑿斑斑的洞窟,是先烈一斧一斧開挖的成果;牆上反共的標語,一閒閒官兵寢室,都可依稀嗅到當年緊張的軍事氣氛。在和平的年代裡,金門經歷了一次次的裁軍,滿街的阿兵哥撤走了,依靠軍人的商機蕭條了,坑道張開雙手歡迎曾經的敵人,一年一度的坑道音樂節,讓悠揚的樂章取代轟隆的砲火。時代在變,坑道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從軍事設施變成承載兩岸記憶的觀光景點,再變成對和平未來渴望的寄託。只是,耳聽海濤用力拍打壁岸,手掌撫摸尖銳的花崗石,戰爭的冷酷,還有戰地居民的苦難,似乎沒有這麼容易就隨著時間淡忘。

 

08  砲 彈

2017-10-15-11-17-34

金門是座承受砲彈的島嶼。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炮戰,小小的金門島在四十天內一口氣承受了五十萬發砲彈。在往後的二十年間,單打雙不打的策略讓金門幾無寧日,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才停止。兩岸互相發射的砲彈,雖然在金門留下千瘡百孔的印記,還有那些不可承受之重,但也為金門帶來了大量廢棄的鋼鐵。由於彈頭的鋼鐵品質佳,以其打製出來的鋼刀也特別鋒利。當年抽到金馬獎的阿兵哥,很多都會買上一把菜刀回台灣,不單只是因為品質好,也更是透過把足以致死的敵軍砲彈轉變成的紀念物帶回家,來證明自己在前線服役的榮耀歲月。不過,聽說現在幾乎已經沒有當年砲戰時的砲彈了,取而代之的是報廢的訓練彈,繼續為和平年代裡的人,提供一個對戰地的模糊想像。

 

09  高 粱  

2017-11-06_06-01-43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金門的土地以紅土和花崗岩為主要地質,地勢貧瘠,加上地形平坦不易攔截水分,因此不甚適合耕作,只能種種高粱、蕃薯、小麥等旱作。高粱口感不佳,不適合作為主食,直到胡璉將軍推行「一斤高粱換一斤米」的政策,才開啟高粱大量種植並拿來釀酒的歷史,也為金門帶來源源不絕的稅收,還有遠近馳名的金門高粱酒品牌。十月底開始,金黃的高粱逐漸進入採收期,在營區附近的高粱田,大都規模不大,但是在東北部的金沙鎮一帶,公路兩旁廣袤黃澄的高粱田配上太武山起伏的背影,是富庶的金門最有生命力的樂章。騎著單車,迎著風,橫過田埂,嘴裡唱著青春的歌,豐收農民幸福的笑,開懷的呢。

 

10  甜 鹹 

LRM_20171008_085021

金門不論在地緣或是文化上,比起台灣,其實更近於閩南一帶,飲食也和台灣略有不同。舉例來說,金門的燒餅有包餡,甜的裏頭包麥芽糖,吃起來像是熱的太陽餅、酥酥甜甜的,鹹的燒餅則是包蔥和豬肉末;和台式廣東粥比起來,金門的廣東粥,也就是當地人所說的「粥糜」,是熬煮到不見米粒的純白色,加入青菜、蛋和豬肝,再配上炸得金黃的油條一起食用;金門的蚵仔麵線是清湯不勾芡,用上金門常見的石蚵,小小的石蚵鮮甜而不帶腥味;而所謂的鍋貼,其實指的就是油煎水餃。除此之外,因為幾十年的大軍駐紮,金門的戰地經濟也發展出一套戰地美食,過去阿兵哥最喜歡的宵夜:炒泡麵、蛋香蛋狗(蔥油餅夾蛋加上熱狗或香腸),現在也成為遊客趨之若鶩的目標。每週島休不只是騎上單車逛景點,也是尋找巷弄間的那些好味道:金城各有擁護者的廣東粥老店;山外的金許園、張媽媽飯糰、談天樓、喜相逢;小徑的合泉平價中心;沙美的閩式燒餅和肉包;還有很多很多。弟兄們呼朋引伴尋找美食,互相流傳哪一家哪一家比較好吃,因為島休早晨來上一份溫飽的早點,哪怕是簡單的飯糰配上一杯溫熱的豆漿,都可以消除整個禮拜在營區的煩悶。我想,這也都是在金門當兵才會有的美好回憶吧。

 

   **

 

利用返台假的時間整理了過去一個月的照片,突然意識到在金門也默默待上一個多月了。去當兵當然不可能帶著相機到處走,舊手機的照片畫質又低的不敢恭維,但是旅途上那些美麗的風景和人們總是要記得的。剩下三個禮拜之後就要結訓,希望可以好好把握剩下探索金門魅力的時機。

 

(續)

arrow
arrow

    andyh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